最近新聞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與建業集團簽約現場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與建業集團簽約現場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擬向建業集團提供不...
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化金融服務。21家金融機構與包括...
11月8日晚,第五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在河南濮陽工人文化宮大劇院盛大開幕。
9月24日上午,永城建業·聯盟東望在萬眾矚目中迎來盛大首開,1小時去化95%,“建業式”開盤再次上演!
▲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勇
8月18日上午,為期三天的“2019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在天津圓滿落幕,閉幕式上,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勇發布了《2019中國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調查報告(上半年)》。
王勇指出,今年上半年企業家的信心指數與去年相比有明顯復蘇,今年指標得分為56.88,相比2018下半年的得分52.69,增長7.9%,反彈非常明顯。除了經濟環境信心指標數據下降之外,政策環境信心、政策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信心得分均顯著提高,營商環境得分更是連續多年上升達到了63.52。
亞布力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調查,是企業家的感知,是企業家的心理“溫度”,通過這支“溫度計”可以窺探中國經濟背后這群人的狀態。
此前,作為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的老胡為此次報告撰寫了卷首致辭,題為《信心是活出來的》。本篇緊密結合時下宏觀形勢,旨在呼吁企業家們在復雜多變地內外部環境中,要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地做好主業,并強調了“信心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在扎實的業績中干出來的”。
◆以下為老胡卷首致辭原文:
《信心是活出來的》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輪值主席、建業集團董事長 胡葆森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改革開放已走過四十個年頭,發生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的這場社會變革之于我們這個民族和整個人類的積極意義,注定是歷史性的、不可替代的。中國民營企業作為這場變革全程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應該常懷感恩之心,感謝時代給予我們和平、穩定、發展、開放的社會環境,以及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創業發展的歷史機遇。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GDP同比增長6.3%,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貿易保護主義逆風,面對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很多企業家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有些茫然,投資決策更為保守,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中央指出“信心比黃金更寶貴”,極大地鼓舞了企業家們的士氣,十年后,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下,這句話同樣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
企業家的信心從哪里來?我堅信:信心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在扎實的業績中干出來的。近期遭遇美國多方面封鎖打壓的華為,在今年上半年依舊保持銷售額同比增長23.2%的強勁態勢。這樣的增長背后,是華為憑借長久以來堅持研發投入、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戰略所建立的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也正是自身實力的強大,使得華為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時,依然能夠從容不迫。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一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生長,但也有不少民營企業折戟商海。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足八年,多數企業之所以沒有成長為“常青樹”,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堅守企業的初心,沒有規劃好行業和市場的邊界,沒有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具體表現在面對誘惑時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導致“動作變形”,偏離了自己的初心,違背了“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誠”的規律。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打造“百年老店”基業長青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四點做起:一是確定“兩個邊界”——企業要以自身價值觀為原點,以能力為半徑,以政策為導向去劃一個圓,找到自身行業和市場的邊界。二是掌握“四種能力”——即盈利、持續盈利、增長、穩定增長,用這四種能力去構建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功。三是建立“根據地”——要用匠心和匠人精神牢固建立企業的“根據地”,要深挖河、筑高墻、打笨仗。四是培育“創新基因”——擁抱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前幾年,我們都在談互聯網+,而現在,我們則需要去關注和認識5G、AI、VR等技術創新為商業模式變革帶來的無限可能。
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關鍵”?!稗k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活好自己,腳踏實地、苦練內功,把產品做好,把客戶服務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這幾年,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更好發展的政策舉措。那么,企業要想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過得有滋有味、豐衣足食、紅紅火火,除了要用足用好國家的政策紅利,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堅定,才能不怕“千淘萬漉”的辛苦,不懼“東西南北風”的挑戰,才能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才能“吹盡狂沙始到金”。唯此,企業家的信心才會永不枯竭。